4月21日上午,诗圣杜甫与中华诗学国际研讨会在我院大礼堂隆重举行。4月23日下午,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开展了一场诗圣杜甫、中华诗学与“一带一路”研究的高峰论坛,参加本次论坛的与会专家主要有法兰西学院院士汪德迈先生,欧盟中华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毓周先生,法国阿尔多瓦大学副教授李晓红女士,日本罔山大学教授下定雅弘,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杜甫研究所所长席彦昭先生,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齐文榜先生,《丝绸之路》杂志社主编冯玉雷先生,郑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我院杜甫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刘志伟先生及慈云寺主持法师等。高峰论坛由刘志伟先生主持。
高端论坛现场
汪德迈先生讲述了自己的师承关系及对佛教的理解,对中国佛教的发展给予肯定,并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佛教的浓厚兴趣。
范毓周先生认为,正值诗圣杜甫与中华诗学研讨会召开之际开展本次高峰论文,意义重大。他主要从两个方面发表见解,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包容的,兼容并蓄的文化体系,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成为世界佛教的主要载体之一;二是中国的文学,中国的艺术也都受佛教文化很大的影响,包括杜诗,里面也有不少受佛教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文学作品。并提议将杜诗中的佛教诗句以开展课题的形式进行系统研究,让杜诗走向世界。
李晓红女士讲了两点,一是她和汪德迈先生的参加诗圣杜甫与中华诗学研讨会,本身就是新“一带一路”的见证者,汪先生很喜欢中国文化,很喜欢和中国人交流;二是通过本次诗圣杜甫与中华诗学研讨会和高峰论坛的召开,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法国,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并借助杜甫的诗与法国米修的诗进行了详实的比较。
刘志伟先生对西方汉学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借助汪德迈先生这样的大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杜诗与中华诗学,是中国学者的使命,是大家的历史责任,历史担当和历史使命,自己承担一点小小的心理压力可以忽略不计。刘教授表达了自己的学术担当与当代学者的高尚情操。
冯玉雷先生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作品很多是以佛教圣地敦煌文化为题材,并对本次高峰论坛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本次高峰论坛规格很高,所拟题目都是当前学术核心问题,这对创办丝绸之路事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下定雅弘先生介绍了杜甫及杜诗在日本的研究,并表达了自己将努力做好杜甫诗歌文化的研究及传播。
齐文榜先生以东晋名僧支遁为例,阐述了佛教的在东晋时期的影响,并说明佛教研究需要极强的辩证思维,认为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哲学思维方面。最后指出,作为一个研究哲学的人,如果不懂得佛教就写不好哲学史,也写不好中国的文学史。
席彦昭先生从当前丝绸之路出发,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重点阐述了开发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高峰论文的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对杜诗、中华诗学与“一带一路”的研究产生了共鸣,并对本次主题将展开深度研究,这将是当前杜诗、中华诗学与“一带一路”研究的高度融合,国际化创新性的有益尝试。
(文/王忠田 图/李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