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选派文学教研室于巧燕教师于4月26日-4月28日赴河南大学参加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合作与创新发展论坛。现做参会报告如下:
论坛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报告一:“中文+”之内涵与实现路径 (叶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叶军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国家语委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汉语语音、语法研究。曾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及教学成果奖。
叶军教授的论题是:“中文+”是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他的报告主要通过专门用途汉语(CSP)分类框架的建构,从交际内容(语场) 、交际目的(语旨)、交际情境(语势)的角度分别分析了专业汉语、学术汉语和职业汉语的能力要素及能力建构路径。他认为应该从高级汉语、书面汉语、学术汉语、专业汉语、职业汉语等多种角度更加全面地理解“中文+”的内涵,而为“一带-路”铺路搭桥的中文教育,应采用内外有别的发展策略。国内重点发展以学术专业汉语为主的“中文+”教育,海外重点推进以通用/职业为主的“+中文”教育。
报告二:21世纪国际汉语教学的挑战与机遇(修华静-美国韦恩州立大学)
修华静教授现任美国韦恩州立大学主管国际交流与合作副校长,全球研究教授。兼任中国国家汉办教师培训专家库培训专家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官。她的研究领域为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汉语教师培训,特别是中国艺术与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在美国P-12教育中的作用。
修华静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国际汉语教学在二十一世纪有什么变化?当前的汉语教学是否跟得上21世纪对学生技能的要求?汉语教学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国际汉语教育者应该如何应对21世纪的挑战?她的报告首先从21世纪职场要求的4C着眼,探讨当前的汉语教学是否能够培养学生4C的能力,然后针对美国小学学生的学习习惯介绍一系列课堂汉语教学的实用技巧,同时介绍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迎接21世纪汉语教学的挑战。
报告三:智慧教育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姜丽萍-北京语言大学)
姜丽萍教授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汉语教学理论、教学法、教材研究和教师培养研究。
姜丽萍教授的报告主要是将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放在智慧教育这一大背景下,强调数据驱动,构建智能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智能化。她认为中文教学资源建设应体现以下特征:资源建设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交互化、教学评价过程化。在此基础上姜老师结合她们团队自主开发的语音资源库和语音学习平台,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使用数字化资源的一些应用心得。
报告四:研制分级阅读标准,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朱勇-北京外国语大学)
朱勇教授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韩国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了子学院理事。主要研究兴趣为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交际,在分级阅读、案例教学、语言教学法等方面着力较多。
朱勇老师主要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一话题,讲解如何研制分级阅读标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是席大大总书记2021年5·31讲话的重要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中文分级读物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和传播渠道。随着汉语进入80多个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如何有效提高海外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能力迫在眉睫。大量研究发现,编写科学的、等级划分合理的分级读物可以有效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中国文化理解力。研制中文分级阅读标准是科学编写分级读物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现有的分级读物主要以词汇量和编者经验进行分级,科学性不足。但是,2021年《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发布,为研制《国际中文分级阅读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朱勇教授团队拟在阅读发展阶段理论的指导下,借鉴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阅读的主要影响因素,研制一套贯通儿童和成人的中文分级阅读标准。
此次参会收获颇丰,叶军教授高屋建瓴,站在专业建设角度谈了国际中文教育重要发展。修华静、姜丽萍、朱勇教授则从细处着眼,基于自身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详细讲授了汉语教学的技巧和实践经验。参加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区域合作与创新发展论坛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不仅收获丰满,同时为我们打开了专业教学的新视野。
(文/图 于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