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通识教育中心于12月2日至18日顺利组织完成第四期、第五期通识游学课程。
本次游学课程为期两周,依托“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一小时文化圈”,以“寻迹北宋皇陵”“穿越隋唐大运河”为主题,打破传统课堂空间限制,通过“游学”的沉浸式体验增强学生通识教育获得感,全校40名学生及通识教育中心8位指导老师参与活动。
开班仪式中,通识中心主任马锋围绕通识游学课程的目的及意义进行阐释,并对本学期通识游学课程主题进行解读,号召同学们明确游学目的,主动探索,积极实践。通识教育教研室主任曹林娟老师重点围绕课程教学环节,教学形式、课程考核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解与说明。
主题讲座环节,马锋主任以《寻迹北宋皇陵》为主线,与学生们探讨“历史观生成的几个问题”“中国历史的几个分期”“宋代的历史”“巩义的北宋皇陵”,带领学生对北宋皇陵的选址、石刻背后的故事以及北宋皇陵的破坏与保护等问题进行分析。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吴涛教授以《大运河今夕》为主题,从“运河的滥觞”“隋唐大运河”“元明清大运河”“今日大运河”四个方面,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大运河的起源、不同河段的发展以及大运河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
游学环节,通识中心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分别前往巩义永昌陵、永定陵和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进行游学参观,通过文献研读、实地参观、专家授课、小组研讨及结课展示等环节,以启发式、讨论式为核心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层次,并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学生们在北宋皇陵与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参观活动中,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在北宋皇陵,他们参观了永昌陵和永定陵,这些陵墓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示了700多件石刻,包括石像生、地宫、神道等,体现了北宋时期的辉煌与精湛工艺,深化了学生们对北宋历史的认识,并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的热情。随后,在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学生们通过“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和互动体验展,近距离观赏了隋代石狮子、唐三彩天王俑等珍贵文物,深刻感受到了大运河的历史记忆与独特魅力,认识到洛阳的地理优势、大运河开凿的影响及水工传奇,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结课展示环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踊跃分享了他们在“寻迹北宋皇陵”“穿越隋唐大运河”之旅中的收获。北宋皇陵组的学生从北宋皇陵与中国其他朝代帝陵的异同、北宋皇陵与南宋皇陵的布局异同、北宋皇陵所折射出北宋怎样的政治与经济、中国帝陵对当下的价值等角度进行介绍。大运河组的学生则从文学作品中的大运河、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发展与繁荣、现今大运河的复兴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大运河作为南北融合的见证是如何进行文化交流进行介绍。结课展示,不仅是对学生们此次游学成果的检验,更是对他们未来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励。
游学课程作为通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多种跨学科领域的知识,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进行沉浸式体验学习,不仅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通识中心将持续推进通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探索育人新路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刘浏烨 图/白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