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纯粹的人?总是坚持自己,在很多事情上脱离于世人之人,脱离于禁锢所有人的传统道德的人,也就是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活,完全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它和自私毫无关系,它完全是凭着自己感情来的。
纯粹的人其实并非是不敏感无欲望,生于浊世,却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这样的心怎么又会是不敏感的呢?多少本是纯粹的人过于注重他人的看法,害怕标新立异,害怕成为滔滔口水污蔑的对象,唯恐成为大众暴力的戕杀对象。
纯粹的人在这世间往往会在世俗的沼泽里,渐渐被黑色的污泥淹没,最终在臭泥巴里缓慢腐烂。
而真正拥有纯粹人生的人,对俗世从不低头,成就了自身作为的人,有了不凡的人生,才能在存活的岁月中有不凡的人生经验。用高贵去生活一生与用不断妥协去生活一生的人,我想这样的人生总是有区别的:一个人内心肮脏,双眼总是怀着不可告人的欲望;一个人心净而貌安,眼睛清亮,恰若一片莲花之盛开。
再读先生之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
思自静之,生又何惧,死又何憾?
是由:王国维先生,思静而心安。
有境界是人生中的一种纯粹。纯粹不是如平常人所说的单一,或者用简单就可以概括的去伪存真,纯粹指的是精神世界里的干净,这样的干净才能够散发出真正的智慧,博大之境界。
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是珍惜自己、珍惜他人、珍惜时光的人,他们活着,少了功名利禄的计较,多的是清心寡欲的悠闲。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人生若是挣扎于欲望,必定是动的,虽说宏壮,却也揪心折磨,有着人生悲欢离合的复杂;而静就是一种优美了,超越了欲望折磨之后的平静,这样的静不是麻木,而是成熟与超脱,自由静穆的面容,不管那容颜有多苍老,他都充满着典雅和高贵。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国破山河的李煜身为赵光义虏臣的昔日君王的哀愁。只要轻吟此两句,无限的哀愁便抽心而来,恰若滚滚春水,蜿蜒不绝,磅礴浓烈。
美的创作构筑于真实与虚构之上,将理想与写实融为一体,源于生活,出于自然,虚实之间既富于情理,又渲染了极致的美,方能引人入胜、产生共鸣。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在第三节里王国维就强调过境界分为两种:“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非常强调自己提出的境界的说法,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境并非是单纯的景物。境界存于人的心中,那就是人的喜怒哀乐。何为真景物,就是在作者笔下饱含了作者情感的景物,这样的景物才可以说它是有境界的,否则就是没有境界。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能入而不能出,你的眼界是狭窄的,你看到的始终是你眼前的三寸之地,你能感受到的也只是凡夫俗子的平常心态,患得患失,妄自尊大,自卑自负。在你的内心,你若沉迷不出,这些情绪就会被无限放大,你最终也就灭亡于此。
人生本如戏,能入不能出,也好似入戏太深,被塑造成了一个角色后,便再也无法改变,深陷其中,便成了囚徒。
能入亦能出,应如苏轼,以入世之心做事,以出世之心做人。诗词幻化,以孔子的儒家心怀承天下之责任,却又有庄子的神仙逍遥之道家缥缈,也无风雨也无晴般地归去,终是乐观与旷达。
看破参透,才能够驱风唤月,人生之惬意,最终获得心灵的至高享受。
只有轻视外物,诗人才能建立自己的主体地位,不为外物所束缚,才能把外物当作自己抒发情感的工具,不为外物所束缚,才能不因为外物的特征而改变自己的性质状态。轻视外物乃是超然于物之外。
来源:王国维《人间词话》上篇 思静则心安
学校: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院部:工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班级:21电商专2班
学号:210013120210
姓名:秦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