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智内供的鼻子在池尾地区人尽皆知,它从上唇一直垂到下巴上,足足有五六寸长,而且形状匀称,就像一根又细又长的香肠一样晃晃悠悠地悬挂在面孔中间。
内供一路从小沙弥升任官内道场的供奉高僧,如今已经年过半百,却一直为自己这根长鼻子而苦恼,只是他始终没有表现出在这一点而已。他为什么要装成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呢?一是因为他知自己是一个应该专心于往生净土的僧人,不应该嫌弃自己的鼻子;二是因为他不愿意让人知道这根长鼻子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苦恼。内供在与人闲谈时,最害怕听到“鼻子”这个词儿。
内供为鼻子而苦恼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鼻子多有不便。第一个不便是他不能独自进餐,否则鼻尖必定会杵到碗里。所以,他吃饭时,一定要有一个弟子坐在他对面帮他托住鼻子,工具是一块二尺长、一寸宽的木板。一顿饭下来,无论是内供还是弟子,都有些招架不住。有一次,一个童僧来替换那个弟子,之后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同时手一颤,接着鼻子就杵进了粥碗里。随后,这件事就传遍了大街小巷,甚至传到了东京。不过,这些并不是让内供苦恼的主要原因。最让内供苦恼的,是长鼻子摧残了他的自尊心。
池尾地区的人都说,幸亏内供是个僧人,否则,凭他那副尊容,肯定要一辈子打光棍。有人甚至说,内供会出家为僧,就是因为他那根长鼻子。可是,内供却不这样想,因为他出家之后还依然像以前一样为鼻子而苦恼。没有妻室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深深地伤害了内供的自尊心,使他变得非常敏感,于是,他试图回恢复自尊心,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办法,他都尝试过了。
最先想到的办法是如何让长鼻子显得更短一些。内供会在身边没人的时候照镜子,从各个角度照来照去,从来没有厌烦的时候。除了变换面部角度之外,他还会用手掌托住脸颊,或者用手指按住下巴,对着镜子不知疲倦地照来照去,这样才能尽兴。可是,无论它采取任何措施,他的长鼻子都没有短到令他满意的程度。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越是费尽心机的使鼻子显得短一点,鼻子越显长。于是,他立刻把镜子收起来,放到匣子里,长叹一声,然后闷闷不乐地回到经房,坐在桌子旁边继续默念《观音经》。
内供不只关注自己的长鼻子,还关注别人的鼻子。池尾寺不但有很多僧房,而且经常举行诵经、说法等活动,还有很多人在热水房里烧热水,所以有很多僧人进进出出。内供一有机会就仔细打量这些僧人的面孔,只希望从中发现一个像他一样长着长鼻子的人,以稍稍安慰他那颗受伤的心。所以,青衫,白幔这类物品,对内供来说好像并不存在;至于橙色帽子和黑色法衣这类内供早已看惯的物品更是形同虚设。内供眼里只有鼻子。可是,无论他怎么寻找,都找不到像他那样的长鼻子,最多只找到了一些鹰钩鼻子。长此以往,内供就开始难过了,这一不良情绪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影响,他在与人交谈时,会不由自主地抓住摇摇晃晃的鼻子,并因此羞的满脸通红。
后来,内供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翻看佛教典籍之类的古书,希望可以从中找到一个像他一样长着长鼻子的人,以排解他心头的愁苦。可是,他再一次失望了,因为所有的古籍都没有说目犍连和舍利弗长者长鼻子;至于龙树菩萨和马鸣菩萨,鼻子也很正常。在震旦的典籍里,到时记载了一个长着大耳朵的人——蜀国的刘备。内供看到这一记载时,心想:“如果刘备长的是长鼻子,我也就不会对自己的长鼻子耿耿于怀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消极方法,内供还尝试着用积极的方法来使自己的长鼻子显得短一些。可以说,任何可以尝试的方法他都尝试过了。比如,他用土瓜炖汤喝,把老鼠屎涂在鼻尖上……可是,无论他采用什么方法,他那五六寸长的鼻子依然像以前一样晃晃悠悠地耷拉在唇边。
一年秋天,内供的一个弟子进京为他办事,顺便带回了一个专治长鼻子的秘方。这个秘方是长乐寺的一位僧人所授。这位僧人来自震旦,曾经是个医生。
内供的得知这个消息,故意露出对自己长鼻子满不在乎的表情,而且偏偏不说要尽快试用这个秘方。可是,每当吃饭时,他都假装若无其事地说出不想给第子添麻烦这类话,其实是期望弟子劝他试用这个秘方。弟子自然明白内供的用意,不忍心看他为了长鼻子煞费苦心,于是就顺着他的心意,尽力劝他最好试试这个秘方,内供自然高兴地照做了。
秘方极其简单,就是先用热水浸泡鼻子,再让人用脚去踩鼻子。热水房还是像往常一样每天都烧热水。弟子马上用桶提了一些沸水回来。这些沸水很烫,如果直接把鼻子伸进去,内供的脸肯定会被沸水冒出的热气灼伤。于是,他们就用一块开了个小孔的木板盖住提桶,再把长鼻子伸进提桶里,这么一来,沸水就只能影响长鼻子了。
不一会儿,弟子问:“快泡好了吧?”内供只顾苦笑。单听弟子的这句问话,谁也猜不到弟子问的是鼻子。
内供的长鼻子被沸水浸泡之后,就像被跳蚤咬过一样又痛又痒。内供从小孔里抽出长鼻子,只见鼻子还冒着热气。内供侧身躺在地上,让鼻子耷拉到地板上。弟子提起双脚就用力地往鼻子上踩。内供只看见弟子的双脚上窜下跳得活动。有时候,弟子不忍心继续踩,就低下头对着内供的光头说:“疼吗?医生说要使劲儿踩,所以应该很疼。”
“不疼!”内供回答。他说的是实话,因为弟子踩得地方很痒,踩过比不踩更舒服。相比之下,疼痛也就不那么明显了。过了一会儿,长鼻子开始出现像谷子一样大,形如烤雏鸡一样的颗粒。弟子见状,停止踩鼻子,喃喃自语道:“医生说,得用镊子把它们夹出来。”
内供一言不发地鼓起腮帮子,任由弟子安排。他当然知道弟子是好意在帮他,他也不是不领情,只是他不愿意自己的鼻子被人这样摆弄。因此,他满脸不悦地注视着弟子。这种情形令人想起了患者盯着技术可疑的主刀医生的画面。弟子用镊子从内供的鼻子钳出一些四分多长,形如鸟羽根部的脂肪颗粒。弟子松了一口气:“还要再来一次。”
内供依然一脸的不高兴,并且皱起了眉头,可还是听从了弟子的安排。
踩了两次之后,鼻子果然短了不少,看着就跟一般的鹰钩鼻子差不多。弟子给他拿了一面镜子。内供摸着变短的鼻子,觉得很不好意思,犹豫了一会儿才敢往镜子里瞅。
那个原本一直垂到下巴上的长鼻子,现在居然神奇地缩短了,正耷拉在上唇部位。鼻子上有很多红色的斑点,明显是被踩时留下来的。内供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高兴地眨了眨眼睛,心想这样再也不会有人嘲笑自己了。
忽然,他又担心起来——鼻子会不会再变长呢?所以,内供只要得到一点儿空闲,就会伸出手来轻轻地摸一摸鼻尖,无论他当时正在诵经还是吃饭,。好在没有出现他一直担心的状况,鼻子一直安分地垂在上唇上。内供每天早上醒来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用手摸摸鼻尖。鼻子没有变长!内供高兴得就像抄完了《法华经》似的,他已经好久都没有这么高兴了。
出人意料的是,两三天之后,内供就发现了一件怪事:有一个武士来池尾寺办事,看着他之后就一直疑惑地盯着他的鼻子看,连话都不能好好说了。除了这个武士之外,那个曾经让他的长鼻子杵进粥碗里的童僧也表现得令他很奇怪。这个童僧在禅房外面碰到他时,先是低着头强忍着笑,之后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他给那些杂役僧徒派活的时候,他们在与他面对面站着时,还能一本正经地听讲;可是当他转身背对他们时,他们会经常忍不住偷笑。
刚开始时,内供还以为这是他的长鼻子变短了,所以大家觉得好奇。可是,后来他才发现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没错,大家确实是因为他的鼻子变短了才笑的,而且他们现在的笑和之前的笑也有些不一样,那些笑里似乎多了些什么。如果说他们已经看惯了长鼻子,所以认为短鼻子比长鼻子显得滑稽,那倒没什么,可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现在的笑多了一种阴阳怪气的味道!
内供念完一段经文之后,忍不住停了下来,歪着光光的脑袋,盯着旁边挂着的普贤画像发呆,时不时地喃喃自语几句。他又想起了四五天前他还长着长鼻子的情景,心情越来越沉重。人只有在落魄时才会感叹自己昔日有多风光。可是,这一点是内供无法理解的。
人的情感有时候是相互矛盾的。人们都会同情他人的不幸,可是一旦那个人摆脱了不幸,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甚至希望那个人再次陷入不幸之中。一旦希望落空,人们就会下意识地对那个人怀有抵触情绪甚至是敌意。内供不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隐隐约约地从人们态度的变化中觉察到了人们都是自私的,所以心里老是闷闷不乐的。
内供的情绪越来越低落,跟别人说话时,说不上两句便火气冲天地大加指责,无论对方是谁。后来,就连那个帮他弄短鼻子的弟子,也开始偷偷地议论他:“内供说话那么伤人,早晚会惹事的!”
最令内供生气的是那个淘气的童僧。一天,内供听到门外有狗狂吠,就出门查看情况,看见那个童僧正拿着一块二尺长的木片在追赶一只长毛狗,一边追一边大喊:“你等着,看我怎么抽打你的鼻子的!”内供夺过木片就狠狠地抽打童僧的脸——那块木片正是内供以前用来托长鼻子的。
渐渐地,内供开始后悔当初不该勉强地把鼻子变短。
一天傍晚,突然刮起大风,吹得塔铃脆生生地响着。入夜,年老的内供被寒气侵袭,再加上塔铃声的搅扰,翻来覆去也睡不着。突然,内供觉得鼻子很痒,就伸手去摸,发觉鼻子竟然像是因为受热膨胀而变大了!
内供像是要给佛烧香一样,恭敬地伸手按住鼻子,然后喃喃自语道:“鼻子毕竟是勉强被弄短的,所以难免会出毛病。”
第二天,内供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了床。一夜之间,寺院里的银杏树和七叶树落了一地黄叶,使寺院看上去光彩夺目。塔顶呈银白色,好像挂了霜,在朦胧的晨光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内供来到吊床高挂的廊檐下,做了一次深呼吸。突然,一种逐渐被他淡忘的感觉又回来了,于是他赶紧摸了摸鼻子,摸到了以前那根从上唇一直垂到下巴上,足足有五六寸长的长鼻子。他知道,他的鼻子在一夜之间又恢复了原状。因此,他立刻变得像鼻子变短那样高兴,心想:“这么一来,肯定就没有人再笑话我了。”
那根长长的鼻子,就这样随着秋日的晨风摇摇晃晃。
来源: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鼻子
学校: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院部:会计学院
班级:21注会2班
学号:210024220233
姓名:任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