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文传学院蒋莹莹-书香校园阅读经典工程专题网站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中国)官方

学校首页

《活着》——文传学院蒋莹莹

来源: 时间:2021-03-31

姓名:蒋莹莹

学院:文传学院

班级:19产权1班

个人简历:身处学堂享书海,当以读书通世事。本人爱好读书,享受写作,愿做一名世间的“朗读者”、“记录者”,书中的感情流露便是我的至爱,从文人笔下寻找人间烟火气,便是我最简单的幸福;作为班级领头中的一份子,热爱团结,相待同学走过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校园的人山人海,遍览书香中的山河湖海

《活着》

历尽世间沧桑与磨难,活着便是一种生命赋予的责任,衣食住行乃活着的唯一途径,生活就像是一部被人随意安置的戏剧,悲剧与否围绕在身,时代变换,现实给予我们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怎么也无法摆脱。出自《孟子•尽心上》中有句话这样阐述:“民非水火不生活。”就我自身理解而言,水火便隐喻生活中的艰难竭蹶与金玉满堂,正是这水深火热促使着我们求生求活。即便生活已经千疮百孔,我们依然要默默承受,依旧努力的坚持活下去,这就是活着的意义、活着的意志,也是下面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主人公身上唯一不能被夺走的东西。

民国时期他是地主家的少爷,他的前半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福贵,出生拥有家财万贯,那是普通人家穷极一生也触不可及的美梦,万事都不必亲力亲为,身边围绕着的尽是阿谀谄媚之辈,假意为他鞍前马后,却在背地里机关算尽,到后来福贵与所谓的“朋友”龙二认识,开始放荡嗜财,因赌博而输尽家产,之后家珍被其父强行接回娘家,父亲因他的不孝一命呜呼,母亲又重病在身,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使走路都需要侍女来背的福贵,迫不得已放下他自命不凡的身段,开始了一场与生与活的较量。

改掉赌博的他以为改变了生活,其实不然,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下,生,本就不易,为给重病的母亲治病,在前去求医的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充当壮丁,在抗战途中辗转求生,穿着死人余温未消的衣服,跨过一道道被鲜血浸染的战壕。终于,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中,却得知了母亲重病身亡、凤霞高烧致哑的噩耗,不禁为福贵感叹:生亦何欢?

但却未曾想,他颠沛流离的生活至此才拉开帷幕。

命运总是多舛,幸福是奢侈,活着便是希望,福贵的妻子家珍患有软骨病,干不了重活,于是全家的重担落在福贵身上;年幼的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身亡;女儿凤霞与队长牵线的城里工人扁头二喜并蒂良缘,但却在产下一个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噩耗接踵而至,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无奈,福贵携带外孙苦根回到了乡下,生活艰难,福贵心疼苦根,于是将珍贵的豆子煮给他吃,却不料苦根因吃豆子撑死了。生活的温情被一点点撕碎,只剩下一头老牛与他回忆这惨淡的人生。

书中有一句话这样讲: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那么,福贵的后半生何尝不是这样?

回过来讲“生”。从呱呱坠地来到这人世间,便是新生命的诞生,生命的延续需要生存,怎样生存却成为了一大难事,万事像是被安排妥当一番,如福贵的一生,不过是见证一个个亲人的离开,而他的“生”就是承受煎熬的孤独,他沉默的坚忍促使他跨过生活中的一道道坎,这种宿命是他一生自我铺垫与成长的过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只要“生”就意味活着,活着就便是希望。

又说到“活”,如何又才算活着?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的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别,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但这样“真正的活着”却失去了意义,就像是平静的死海,无风无浪无生机,活着是为了纯粹的活着,而绝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事情而活着,活着是为了去感受生活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正是这平淡生活里的刺鞭策着生活的继续。

生,是为了活;活,是为了生,反反复复循规蹈矩,但却都没有任何理由去放弃迎接下一步的“生”,“活”。

不禁使我回忆起书中的片段,悲怆的残阳微弱的呼吸着,无意感染了那一个午后的黄昏,在晚年落寞的生活图景下孤独,但并不寂寞。依稀可见那位牵着牛扛着锄头带着故事口袋的老头踏实稳健的走在属于他的土地上,迈向黄昏深处的佝偻背影散发出的是孤独也是倔强。“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粗哑的嗓音飘荡在袅袅炊烟的黄土地上,说不上他是英雄,但他是活着的钢铁意志。

被时代所束缚的生活对福贵来讲是万幸但又惨淡的,身处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学生一代的我们,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活着”,理想、抱负、追求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必经点,正是因为新时代的庇护,我们才得以走进校园,探索知识海洋,不必考虑动荡,不必担心混乱,只需要活出自己的路,这就是属于我们时代的“活着”,甚至还能哼着“跨过了山河水两旁,看过了天边最美的夕阳,穿过了城市和小村庄,抬头望见沉默的月亮,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唱,唱过了青春年少时光”这样惬意又悠闲的曲调来面对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活着就是该读书的时候认真读书,睡觉不辜负床、吃饭不辜负胃、开心不辜负笑声、生活不辜负自己、孝顺不辜负父母。或许有时的我们会和福贵一样遭遇迷茫,但是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必有自己的答案:要活着,还要活出精彩。

何为生?何为活?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悄无声息地包围了武汉,病毒又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新增病例与死亡病例的数字时刻牵动着国人的心。能够平安的活着是冲锋一线坚守岗位的白衣战士、工作人员和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乃至隔离在家的我们唯一的心愿。有生便有活,活着就有人创造希望,天使化身的医护人员为了患者能够活着而活着,奔赴前线的工作人员为了国人的活着而活着,还有许多甘于奉献的志愿者们,为了他人能够健康的活着而活着,这是与生的较量,更是有价值的活着。

今年春节我们能与亲人团聚一堂,甚至说是与在外工作坚持就地过年的亲人隔空相望,这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对自己的生活,对他人生活的温暖举动,这是我们国家团结一心的美好成果,是国人凝聚起来的生动展示。

余华老先生说: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我们何尝不能比喻这场疫情演绎了这段话,同时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琐碎也诠释着这段话。

我把我的故事插播在这里,人活在世,是对家人的陪伴,没有什么比亲人健在更为难得,如果让时光倒流,我想,没有什么能比活着更令人深刻,回忆如潮水波涛汹涌地翻滚着,不断地击打着缺失零件的心脏,如果你有爱的人,请放下坚硬的外壳,袒露出你柔软的心,如果时间来得及,请抓紧一切机会去拥抱他们,不要再说“下次一定”。韩少功先生的《日夜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认为很多事是可以重复的,还有下一次,但你错了。包括你儿时的万花筒或纸飞机,抄作业或买糖果,早就是此生的最后一次。

你我存活于世,都应该好好活着。如果不知道活着的意义,那么请继续活下去,去寻找活着的意义,明天是个未知,我们生来的剧本也无定数,既然未知,那么活着就是一种期待。白居易曾总结出美好事物的规律“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但是“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这就是更好的世界。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精彩。

再次拿起余华老先生所撰写的《活着》,我仿佛看到老人和牛渐渐远去,仿佛也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我仿佛望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正如书中所说: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我想我明白了何为“生”,何为“活”,活着的最大意义,便是以自己的意志度过一生。

阅读当代文学,感受不同时代的人生无常,字里行间永不缺少的珠玑闪光,这是只有与岁月共同走过的人才能真切体会到的东西,大历史,小人物,如同洪流中的蚂蚁,波澜起伏,无力自控,为了生而闯荡激流,为了活而持之以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