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人文经典之《毛泽东选集》-书香校园阅读经典工程专题网站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中国)官方

学校首页

百部人文经典之《毛泽东选集》

来源: 时间:2021-05-18


百部人文经典之《毛泽东选集》

索书号:A41/M368

馆藏地址:

摘要: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的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 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计划之前留心了解实际情况。 要了解农村,也要了解城市。 正确的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要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误的。 调查不但要自己当主席,适当的指挥调查会的到会人,而且要自己做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


为什么要学习战争规律?因为要使用这些规律于战争。


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


为什么主观上会犯错误呢?就是因为战争或战斗的部署和指挥不适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主观的指导和客观的实在情况不相符合,不对头,或者叫做没有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人办一切事情都难免这种情形,有比较地会办和比较地不会办之分罢了。事情要求比较地会办,军事上就要求比较地多打胜仗,反面地说,要求比较地少打败仗。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


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因此,学习和认识的对象,包括敌我两方面,这两方面都应该看成研究的对象,只有我们的头脑(思想)才是研究的主体。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许多巡视员,许多游击队的领导者,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他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的拥护我们。 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 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 要不得! 要不得! 注重调查! 反对瞎说!


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我们固然应该尊重过去的经验,但是还应该尊重自己的经验。 我们只应该采用那些在现时情况下还能适用的东西,我们应该按照现时情况规定我们自己的东西。 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 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 战略问题是研究全局的规律的东西。 应该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 学习的使用的方法就是熟识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 按照情况活用原则。 关键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的符合起来。 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手段,将得来的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 把计划建立在一相情愿的基础之上,这种计划是空想的,不符合于实际的。 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计划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计划建立之后。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此时,第一个过程中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实况,需要重新加以检查。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 从自己经验中考证这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 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以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 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大土豪、大劣绅、大军阀、大官僚、大买办们的主意早就打定了。他们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在说:革命(不论什么革命)总比帝国主义坏。他们组成了一个卖国贼营垒,在他们面前没有什么当不当亡国奴的问题,他们已经撤去了民族的界线,他们的利益同帝国主义的利益是不可分离的,他们的总头子就是蒋介石。


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正是因为这样,帝国主义敢于欺负他们,而这也就规定了他们不喜欢帝国主义的特点。


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正是因为这样,帝国主义敢于欺负他们,而这也就规定了他们不喜欢帝国主义的特点。自然,我们不但不否认,并且完全承认:又是因为这一点,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容易拿某种临时的贿赂为钓饵将他们拉了过去,而这也就规定了他们对于革命的不彻底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