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李义军,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教授,曾任省社会学学会理事,省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省教育厅教育科研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多次参加省市“科学理论下基层”宣讲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宣讲活动。数次获 “省高校思想政治课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主持完成省部级、地厅级科研课题35项,获科研特等奖、1等奖等多项;主编及参编专著和规划教材9部,独著发表论文40余篇。
阅读《红色三部曲》,坚定信念、砥砺品格,追求崇高人生价值
——叶永烈:《红色三部曲》读书体会
我今天想讲三个方面,一个是对他的一个介绍,第二个是学习叶永烈主要的著作。第三,结合着广大的阅读有关的一些书籍,从我的角度来介绍一下对我成长影响大的一些书籍。
作家介绍
叶永烈出生于1940年,为人非常的有才华。他的家庭在温州,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也非常聪明,11岁就写诗,他的作品有多种风格,早年主要从儿童的科普文学,在中学他写了一系列的作品,这说明他有才华。他58年考入大学,他学习的是化工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发表了许多著作,我们回想他当时上大学18岁,和我们今年差不多,但他并没有因为不喜欢专业而浑噩度日,而是把自己专业和他的爱好结合起来。
叶永烈在他63年毕业的时候,通过他的老师结识了杨慧芬,当时那个时候谈恋爱不像现在这么直白,过去两个人见面说话很朴素,但并不表明两个人心中互相没有位置。实际上在见面之后,他们就两天一封信,联系的非常紧密,过了一年63年叶永烈毕业,两个人就结婚了,结婚和现在不一样,非常简陋,当时拿个被子就结婚了,不过两个人非常恩爱。在与杨慧芬结为夫妻之后,两个人共度一生。他的工作也与他的妻子的支持密不可分。
63年叶永烈毕业之后,到上海电表研究所作研究,因为他是化工专业,他研究所的工作显然也是比较好的工作,但是他爱写作,一直在坚持写作。后来文化大革命中,他这样的行为受到了冲击,当时非常困难,文化大革命时写作也没稿费了,但他仍然坚持。后来他调到上海,成为了编剧,非常专业,当时作品在全国影响非常大,受到了国家领导人以及有关机构的高度好评,他写作转型,开始写名人传记,在这其中他写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写了著名的红色三部曲
叶永烈风格跨度非常大,写科普小说时他非常活泼纯真,写传记又写得非常厚重,非常有魄力,但是都非常好。
作品详解
下面我们谈一下红色三部曲。
红色三部曲是叶永烈在他40多岁之后,所写传记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小说他是按照中国有了共产党,共产党有了领袖毛泽东,中国人民打败蒋介石所撰写的,按照这个逻辑分为《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
红色三部曲是客观真正的再现中国共产党从孕育到诞生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危险磨难。对我们享受着现代生活的青年来讲,很难想象。
第一部《红色的起点》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他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个政权。在15年,我们国家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发动了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这时候有西方许多学说的引入,而中国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有病乱求医学习各种主义,但是都失败了。后来俄国革命爆发,中国人就知道了共产主义。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更适合中国,于是自然的民主革命思想进入了中国。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经李大钊、陈独秀他们的宣传产生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7月23号,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只有13个人,而且当时的政府不支持,要打击,这13个人以后的人生归宿,有的人也不是十分的坚定,但是他终究代表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当时成立的时候才58个党员,但28年后却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没有完成的任务,推翻了封建官僚资本主义,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这是我们讲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在叶永烈红色起点中这个背景描写得非常的详实。
这13个人最后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只有两个,有一些在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而有许多都没有坚定地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大浪淘沙,有坚定信念的人,走到最后成为民族英雄。
第二部,《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我们刚才讲了在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受共产国际的指导。毛泽东他只是1名代表,他是怎么成为党的核心的?这本书详尽的描写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怎么受到了全党的拥戴,成为党的领导核心,带领着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作者以详实地比较和展现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我们今天要读懂中国共产党,首先应该对领袖的历史有所了解。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候他就非常喜欢读书,他少年时上了四五年的私塾。他想读书,但那时候的时代特别乱,10年他父亲想让他回家去经商,但是毛泽东不愿意这样,后来他在出走的时候给他父亲写一首诗。17岁的毛泽东,他就展示出他的壮志。
有的人用三个28来概括毛泽东一生,第一个28年,1893~1928年是毛泽东学习成长与参加共产党这样的28年。第二个28年,1921年到1949,这是毛泽东开始参加革命,后来成为中国革命领袖,缔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个不到2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到他去世的1976年。
第三部,《毛泽东与蒋介石》讲得是毛泽东和蒋介石在中国近代的政权核心,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有很大影响的两个人,一个是国民党的领袖、一个是共产党的领袖。这本书通过国共两党领袖蒋介石、毛泽东边打边谈,把半个世纪中国风云浓缩在这本书中。
毛泽东出生1893年,蒋介石出生于1887年,他们初次相见是在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我们知道当时国共两党在共产国际下提出了新三大政策,国共两党合作,共产党加入国民党,这是蒋介石和毛泽东这时候他们第一次相识见面。
在中共一大后,25年毛泽东回广州,26年孙中山去世了,后来到27年开始北伐,蒋介石和国民党右派开始屠杀共产党,这时候毛泽东以及共产党都脱离了国民党。在随后的1927年到1937年这10年内战中,国共两党主要是敌人,共产党要进行反抗。毛泽东眼里的蒋介石是民贼是战犯。
后来,国共第二次合作,国共合作打日本,他们又同在一个战壕。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蒋介石在重庆邀请共产党到重庆开政治协商会议,这是毛泽东最后一次和蒋介石见面。5年之后又分裂,开始解放战争,然后国民党落败。
这部书通过撰写两个领袖的几十年的经历,说明了一个历史的必然性。这是我对这本书的简单的介绍,可能不全面,每个人阅读之后的体会各有不同。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有自己的思考。这样的不同视角的阅读会对我们青年大学生许多人生的启示: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实现我们的价值。
书籍推荐
下面,我想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籍。
第一本是金一南的《苦难辉煌》。
金一南将军他出生于一个军人之家,在文化大革命中下乡,没有学习,之后到了国防大学图书馆工作。刚开始他还是一般的工作人员,但在有一次开会时,院长在讲话讲到什么数据的时候记不起来了,他脱口而出,院长注意到这个人以后,发现他读的书非常多,于是他就慢慢的走上了军事这方面的一个教学岗位。
现在金一南将军是我们国家著名的战略学博士生导师,我无论中央电视台中央还是中央广播电视台,经常有他讲评的节目。这本书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的描写,虽然他和叶永烈三部曲角度不一样,但也是很好的书,对于大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本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路遥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去年我看到我们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同学们数据借阅第一名是平凡的世界,我非常高兴,我觉得我们今天的阅读观非常正确,路遥这部小说的水平也确实非常高。这本书是一群工人人生的奋斗,它是我们青年的大学生的人生启迪之书。
路遥比我大几岁。他家是陕西农村。席大大在梁家河知青岁月时结识了路遥,二人惺惺相惜,是好朋友,还曾经住过一个窑洞。他是非常有才华的作家。
第三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作者是苏联作家奥斯特罗夫斯特。
这本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他描写了一个苏联的红军战士,从他的成长道路到后来加入红军,再到加入红军之后他在困难中的执着奋斗,直到最后为革命作出贡献。
这本书写了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战争中受伤,后来得病,但他仍然在奋斗,同时这本书也描写了保尔柯察金的爱情,那时候描述爱情的小说不多,所以当时里面的故事对我们青年人的影响很大。书中保尔柯察金和冬妮娅的爱情,青年人朦胧的爱情和革命的爱情令人神往。
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这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在70年下乡的时候,我写在我日记本上这样激励我自己,我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同学们,人生应该创新,人生应该奋斗,应该追求价值,人生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第四本书,《红岩》,这本书是标准的红色小说。
我在小学中学多次看过这本书反派电影。这部书描写了真实的世界,反映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在重庆被国民党囚禁起来的共产党员们——许云峰、江苏军、陈刚、刘思阳这些革命烈士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
后来这本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歌剧。这本小说对我们这代人的影响确实非常大。
直到现在,我仍然感到非常的震撼,想着那些先烈们他们为什么能够这样的坚强。今天入党,我们觉得是一种光荣,但在当时的入党,他意味着奉献,而这份奉献并不单单只是财产。他也告诉我自己,那些艰苦革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我想我们通过这本书,会有很深刻的认识。
作为大学生,我们现在有很好的条件。有时候我工作非常忙,但我也习惯到我们图书馆找些书,有些专业的有些是我喜欢的。读书拓宽了我们生命的宽度,开阔了眼界。
问答环节
Q1:李老师,请问,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投入革命前做了哪些准备,而这些准备为他提供了怎样的帮助呢?
A1:毛泽东在投入革命之前,和中国的一般青年一样,他的家庭不支持他学习。我刚才讲了他读了私塾。后来他的父亲在他毕业之后,就想让他回家经商。但是他有志向,想干更大的事业,于是他出走了,先到一个高中读了一年,自学了一些知识与思想,还加入了一个军阀军队,干了几个月,觉得也不适合自己,最后选择在湖南当教师,但后来又有了转变。他读了一些资产阶级、民族思想发展著作,他就有了民主革命思想——他认为中国应该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来在1918年后,他在李大钊那里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最初他想当一名教师,后来却成为了一个革命家。他的思想一直在学习和转变。
他在这期间高度的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结合,找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道路,正是因为他自己的刻苦努力,对学习执着的追求。
Q2:老师您好,请问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雪》里面有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说的是他自己吗?
A2: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我们讲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是什么?是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新中国。从1840年起,许多政治力量都想这样做,都没成功,毛泽东成功了,所以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
我们刚才讲中国共产党刚成立的时候,也想为中国革命找一条正确道路,但是没找到,因为是采取了教条的照搬书本、照搬经验。后来毛泽东他为啥能成功?他就是根据中国的问题思考,找出了中国革命规律。
毛泽东写的词非常大气磅礴,当时这个词是在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发表的,毛泽东写的早,最后是在这个会议上发表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许多国民党的人因此攻击他狂妄自大。
事实上,毛泽东他的解释以及我们后来的许多人解释认为,毛泽东这句话说“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是人民。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不是少数英雄,更不是一些帝王创造的。并不是像国民党的一些机构宣传的是毛泽东,说他自己要什么当什么国家的领袖,事实上毛非常谦虚。
在1955年我们新中国授军衔时,当时就认为毛泽东应该是我们解放军的大元帅。但是毛泽东坚持不当,现在你们看资料,斯大林讲毛泽东是非常谦虚的,所以这个词应该是说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