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我和我们教育部几位同事一起出席今天的发布会,与各位媒体朋友一起交流大家和全社会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首先,我代表教育部对大家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教育的关心、支持和信任,以及无私的帮助,表示真诚的敬意和感谢!
以席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9月9日,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席大大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清晰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图景。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用这六个特质来表达出教育强国的根本特征,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并系统部署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形成我们推进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纲和主线。教育部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席大大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编制和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教育强国任务的落实,全面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扎实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效更加显著。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五育并举”理念深入人心,学校思政课建设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学校自觉行动,青少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去年底的1891.8万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不断提升。
二是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更加充实。我们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我在这里给各位通报几个数据:学前教育在2012年是64.5%的毛入园率,去年底提高26.6个百分点,达到91.1%。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标志着中国的基础教育能力、质量具有世界可比性。在高等教育方面,2012年入学率是30%,这十年提高了30.2个百分点,达到了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在基础教育方面,在全国2895个县域完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人民群众“有学上”基本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学生资助覆盖全学段,累计达到14亿人次。营养改善计划惠及4.2亿人次。2012年以来,我们启动了面向农村和原贫困地区考生实施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这是一个惠及东中西部推动教育向更公平发展的重要内容。十年来,我们已经累计招生110多万人。同时,我们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中,专门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输送5万多名毕业生,成为当地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三是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新时代以来,高校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了1个多亿的毕业生。我们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主要表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超过7成、科技进步奖近5成来自于高校,特别是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空间科学等领域,我们取得了一批重大的原创性成果。这些都表现出中国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及文化艺术持续发展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资政育人和艺术创作能力不断增强。
四是教育综合改革更加深入。深入推进教育综合评价改革,通过“双减”推动基础教育生态发生重大变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基本形成,有力促进了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
五是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更加彰显。我们已经与5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经面向200多个国家、1000多万个海外用户提供服务。到本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经有超过500亿人次的访问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活跃、受益最多的平台,也为我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国家数字化教育战略取得扎实成效。同时,我们还成功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华设立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这些工作对我们进一步服务社会、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厦门大学牵头发起“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教育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姿态,更加有实力参与国际科学发现和研究。
建成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我们将牢记席大大总书记嘱托,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这一总目标,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百舸争流的奋斗姿态,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马上就到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在这里,我代表教育部向媒体朋友、社会各界表示祝福,祝节日快乐,祝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发展。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各位!
怀进鹏部长,王嘉毅、吴岩、王光彦副部长回答记者提问——
问答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全国教育大会对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请具体介绍一下教育部将如何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推动这些部署落地见效?
教育部部长 怀进鹏:谢谢总台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大家知道,三中全会确立了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作为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部署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任务。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为我们进一步深化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这段时间以来,整个教育系统正在全面学习、领会、宣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推动落实。教育部将深入学习领会并与地方、部门充分沟通,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共同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同时,教育部将深入谋划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宏伟蓝图变成路线图,把方向变成方法,并将之有效转化为教育系统的生动实践,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我们常讲学思践悟,首先要学明白、想明白,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决策部署上来;同时要干明白、悟明白,通过不断探索、不断优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牵引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重大举措,来完成我们的工作。
具体在工作中,从三个方面部署推进。
一是让教育的政治属性更加彰显。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是我们教育强国建设的首要工程。开好讲好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品牌。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构建以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是让教育的人民属性更加鲜明。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结构、人口结构都在发生变化。更有效地让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将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我们将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和便捷性。同时,将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学习型社会。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三是让教育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过去十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重大成绩和进展,在世界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一席。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将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特别是通过启动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建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并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这是我们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我们将从国家战略需求中凝练重大科技问题,持续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把培养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为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机制。大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布局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入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问答二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期一些高校调整了本科专业。请问,这些调整背后主要考虑因素有哪些?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调整和优化本科专业的设置?
教育部副部长 吴岩:我来回答一下这位记者朋友的问题。我们对本科教育有两个基本认识:一句话是“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另一句话是“本科不牢,地动山摇”。这就说明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里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重要作用。本科教育之所以重要,向上看,它直接连着研究生教育,负责给研究生教育提供优秀的“毛坯”;向下看,它直接连着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它的标准和方向直接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向外看,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本硕博)80%是本科生,本科生培养质量直接决定这个主力军的质量、水平和贡献力。如何办好本科,我们也有两句话:一句话是“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第二句话是“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程、教材、实习、实验、实训等,都要集成在本科专业这个平台上。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全社会对本科专业都很关心。建设教育强国,本科专业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成色。
现在全国本科高校有1308所,本科专业包括12个门类、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全国本科专业布点数有6.2万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给大家通报两个数据:12年来,我们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我们开展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今年,我们增设了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调整力度应该说是空前的。
下一步,我们将会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刚刚结束的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的要求,在三个适配度上下功夫:
第一,要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急需的适配度。首先,要深化“四新”建设,这“四新”建设就是指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二是,聚焦科技前沿和国家关键战略领域,布局新兴专业,扩大急需紧缺专业布点,特别要提高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对高质量发展的响应度,更加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第二,要提高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适配度。今年年初,我们在黑龙江、浙江、河南、重庆、陕西等省市开展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评估,明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范围。通过这一举措,积极推进各地结合本区域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实际,打造优势特色专业集群,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机制,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
第三,要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适配度。我们将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内涵建设,有针对性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各专业知识图谱、能力图谱,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正确把握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智育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强化核心素养培育,努力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朝气蓬勃、追逐梦想的时代新人。
问答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双减”政策自2021年7月出台以后,备受大家关注,请问三年来,实施情况如何?接下来会采取哪些持续巩固“双减”的举措?
教育部副部长 王嘉毅:谢谢这位记者对“双减”工作的关心。“双减”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可以说,“双减”是“小切口,大文章”。
三年来,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的部署,特别突出强化学校作为主阵地的作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双降双升”。第一个“降”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大幅度下降,大规模学科类培训无序发展趋势已经基本上得到了遏制。第二个“降”是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下降。第一个“升”是全国20多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开展了课后服务,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双减”前的50%左右提升到目前的90%以上。第二个“升”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双减”成果,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应该说,最后实现的是校内的“双加”。具体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扩资源,稳固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基本盘”。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坚定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二是提质量,激活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动力”。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推动科技赋能等举措,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确保校内教师能够“教足教好”、学生能够“学足学好”。持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特别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是重实践,构建全面育人体系“大格局”。全面落实实践育人的要求,深入落实科学教育提质计划,加强学科实践、跨学科实践和综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创新性的思维品质。
四是强监管,塑造校内外同步治理的良好生态。健全校外培训治理长效常态机制,严控学科类培训,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治理,规范非学科类培训,特别是要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加强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坚决遏制过高的收费和过度的逐利行为。
教育部部长 怀进鹏:我补充两点。一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事权,全世界都是一致的。特别是关于学科类培训。二是推进“双减”目的是“双升”,我们要更好地提升教育效果,更好地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问答四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工程科技是影响世界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高铁组网还是神舟飞天,其实都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我国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有比较大的力度,我想问一下,目前有哪些进展,下一步还有怎样的举措?
教育部部长 怀进鹏: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卓越工程师是2021年9月27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确定的四支战略人才力量之一,这次会议推动形成了卓越工程师(我们内部叫工程硕博士)培养方案。应该说,建国以来工程师的培养经历了长期发展。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更有效地提升新质生产力,更有效地激发创新活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教育部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知道,人才培养当中既有创造知识、科学发现的内容,也有解决技术创新、提高生产能力,实现产品、服务不断发展的内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正是以实现技术创新为基础,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促进产业迭代升级,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国家战略型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卓越工程师是聚焦国家战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我们看到,卓越工程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今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首次以“国家工程师奖”来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师,教育部把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发挥“双一流”高校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深度参与创新、推进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作为原动力,来提升工程硕博士培养质量。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深化重构工程师培养体系。我刚才讲过,产教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特别是卓越工程师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路径,因此调动产业界和高校这两个积极性,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在中央组织部的统一指导下,教育部会同国资委,共同支持“双一流”高校联合中央企业建设了两批32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同时我们也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在国家部署的三大创新中心,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共同推进支持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通过这样的组织机制和结构网络的设计,教育部还与工信部、国资委、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合作支持产学研,支持大学、企业、国家科研机构成立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产学研协同、国家部门协作、大学与地方和研究机构共同构成的网络体系和组织架构。
二是创新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机制。刚才吴岩同志介绍了本科的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的适配。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点应该在哪里?从招生到培养过程当中的课程体系,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导师的结合,从评价标准,到最后知识产权的有效转化和界定,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这对我们建立起产学研全链条体系、全要素参与高质量人才培养开辟了重要路径。在这方面工作中,如何把校企两个积极性发挥好,如何推进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实现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我们叫做“贯通式培养”,目的是培养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应该说,这种培养机制的改革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是重点突破工程师培养关键环节。我们组织“双一流”高校,聚焦18个关键领域,联合企业共同建设200多门核心课程。和本科生一样,它的核心课程不能只是知识,而要更注重能力,特别是针对产业的重要问题,如何形成新的课程体系,通过这样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创新能力,进而在帮助学生能力提升、塑造素质过程中形成新的培养方式。同时,在队伍培养当中,32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聘任了2万多名来自企业的老师,这对教育系统来说,是在研究生培养、工程师培养当中一个成建制、有组织、有目标的产学研合作重要方式,导师双聘方式、教学内容双选方式,以及课程推进方式都是创新的重要内容。学位法公布后,把对工程硕博士申请学位的基本要求拓展为实践报告、专利和创新成果,这对我们的评价标准体系来说,是改革的重要突破。这些方面,对于推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据,做到了改革于法有据,成为我们破除“唯论文”的评价指标,把价值贡献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特别鼓励和支持企业提出选题,与大学一起研究。三年来,大概有五千多个来自企业界的真实问题。什么叫在创新中培养人才?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创新,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创新,也就实现了人才培养。我们常讲一句话,在创新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人才,所以培养人才要在实践问题的解决当中来完成。
跟各位通报一下,我们按照“半年一交流,一年一总结”的工作安排,最近将召开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第一批硕士生已经进入企业实习,博士生已经进入到产业当中,从目前情况看,这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产学研合作对于推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这当中,还会不断有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思考,以更好地适应产业变化,更好地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我们还将发布中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为世界工程教育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问答五
中新社记者:我比较关注人口结构变化与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请问,教育部在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方面有何考虑?
教育部副部长 王光彦:感谢中新社记者的提问,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这是事关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大事。大家都知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
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这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研判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持续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前教育方面,学龄人口在持续减少。资源布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城镇地区普惠性资源特别是公办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办园条件薄弱。我们要着力优化普惠性资源布局结构,稳步增加公办资源供给,优化教师队伍配置,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在义务教育方面,小学在学规模已于2023年达峰,初中学龄人口仍在持续增加。资源布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镇挤、乡村弱”,部分城市地区学位供给紧张与农村地区资源相对富余同时存在。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地区学位供给,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学校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在区域内统筹调配、交流轮岗,以教育数字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刚才进鹏部长谈到了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的问题,我们要深入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在高中阶段教育方面,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在资源配置上,要坚持新建和挖潜并重,统筹考虑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波峰前压力较大和波峰后的相对缓解。我们要适当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引导支持地方统筹优化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在教育基础薄弱县、人口集中流入地新建改扩建一批高中学校,办好综合高中,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同时,鼓励各地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因地制宜打通使用各个学段教育资源,这是未来教育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向。
在高等教育方面,根据预测,学龄人口在2032年之前将持续增加。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及水平处于稳步提高阶段,刚才进鹏部长也讲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60%以上,进入普及化阶段,未来一段时期,学位需求还将持续扩大,要通过现有高校改扩建挖潜扩容和新设置高校等多种方式,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同时,我们还要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拓展办学空间,适度新建若干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不断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力度。持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更好地促进入学机会公平。
问答六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我们注意到,一些地区在新学期将中小学课间活动时间由10分钟增加到了15分钟。请问,教育部下一步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方面有何部署?
教育部副部长 王嘉毅: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感谢您对中小学课间这样一个很具体问题的关心,您非常敏锐。
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每个家庭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家长最朴素的愿望,也是席大大总书记心中最温暖的牵挂。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青少年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还反复强调,“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缺一不可”。
刚才谈到,课间从10分钟到15分钟,虽然是个“小切口”、具体的小问题,但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延展的是“五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席大大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特别是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进一步强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顶层设计方面,进一步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坚持不懈用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我们还将持续实施美育浸润计划、劳动习惯养成计划、青少年读书行动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科实践、跨学科实践和综合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让学生学会生存和生活,适应社会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在关键环节方面,让“健康第一”落细落地。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等,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另外课后再锻炼一个小时,保证每天两个小时,全面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我们看来,课间时间延长,是落实“健康第一”理念的有效抓手,要让孩子动起来、跑起来、活动起来,特别是让孩子多见阳光,在阳光下多奔跑、多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让他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通过种种努力,着力破解“小眼镜”“小胖墩”等问题,让学生更加健康阳光。
在机制保障方面,扎实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调动部门资源,协同社会力量,在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等方面加强联合,共同担负起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问答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职业教育的,相信大家也非常关注。我们知道,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的沃土。请问教育部将如何进一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教育部副部长 吴岩:我很愿意回答你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有一道槛必须迈过去,这就是新型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要有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在这里,我想给大家通报一组数据:职业教育每年培养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全国总工会最近4年评选出的4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有32位毕业于职业院校。2022年评选出的30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有18位毕业于职业院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职业院校确实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席大大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四件事。
一是推进职普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开设职业体验、技能类课程,从小培养学生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在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一批综合高中。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进一步完善职教高考内容与形式,优化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衔接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选择路径。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做实“一体”(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强“两翼”(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政产学研方面推行“四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提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适配度。
三是提升办学能力和培养质量。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深化产教融合,系统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基地等关键要素改革,加强“五金”建设,打造“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
四是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一技在手、一生无忧”深入人心,让职业教育更加美丽,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问答八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教育部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服务新质生产力?
教育部部长 怀进鹏:谢谢您的提问。科技体制改革是上半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的一个非常重要内容,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大家知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国家创新效能一体推进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高校科技体制创新、推动成果转化之所以引起大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有其必然原因。首先,在任何一个国家,高校的质量和能力是最宝贵的资源。因为高校,一是能够产生创新创造成果,二是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三是能够不断转化技术,服务社会发展。与此同时,高校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是世界性难题和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这已经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切的重要内容。教育是推进创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也兼具创造知识和创造价值的重大属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教育系统肩负着不可或缺的重大责任。
知识创造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源头活水,在这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七成来自高校、技术发明奖七成来自高校,体现了高校主力军和策源地的作用。同时,我们看到一批重要成果,例如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大家知道,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现代社会重大疾病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国之重器“天鲸号”吹沙填海,对海洋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以上我举的几个例子,说明了基础研究的突破,对未来生命科学和医药卫生、重大工程以及国家创新和产业发展都极其重要。因此,高校要在基础研究、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把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结合起来:
第一是我前面讲的源头活水。我们将通过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支持高校更有效地发展。大家知道,基础研究要坐“冷板凳”、下足“笨功夫”,做长期研究和积累。对这方面的评价,要在制度方面给予机会和时间。保证源头活水,才有后续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这要求我们把重大任务的科教结合作为“发动机”,融入到学科交叉和基础研究中,为原创性和颠覆性创新创造源头。
第二是技术转移转化。刚才有位记者朋友问到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学生们掌握了很好的知识和技能,到了实践中发现问题,就可以有效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比如,我年初去调研,一个学生说到,在实践中看到大型机械装置中出现断裂和疲劳,他运用原来学到的光学知识,很快提供了新的判定方法,所以在相当一部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是现有知识和实际问题的结合。我们也鼓励要下第二个“笨功夫”,这个“笨功夫”不是到处找方法,而是在实践、工程、产品中去找问题,并把它解决、实现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既要把已有的知识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结合,也要把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相结合。在这方面,教育部正在建立有效机制,创造良好生态。前不久,我们和江苏省一起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地方有积极性,愿意搭建这个平台,吸引高校围绕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和先进材料等优势产业方向,把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结合,又与国家战略结合,把已经有的成果供给端、需求端进行结合,把产学研结合起来,同时汇聚投资和政府公共政策平台,建立区域中心。我们也正在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优化重塑,进而建立一个整体网络,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们在探索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把人才培养、发现问题和建立生态有机结合起来,期望高校在创造价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第三是为了实现基础研究的源头活水,我们将支持鼓励一批青年教师深入到长周期的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中,把功夫做足,把研究做透,实现未来创造性知识的发现。在这方面,我们将支持长周期的科学项目,同时在评价体制改革和优化中支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在对外合作发展中也去做这样的工作。这些年,我们推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学研合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把知识结构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从社会实践中发现新的机遇空间,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我们希望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高等研究院的建设相结合,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与我们的供给有机结合,把评价机制改革加强起来。这是我们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中最为典型、持续发力、不断探索的重要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成不变的机制,但我们试图通过这样几步,先建立结构、形成生态,以进一步增强高校科技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动力、活力、发展竞争力。
问答九
中国青年报记者:教育部持续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的战略行动,请问这三年来取得哪些重要成果,以及未来下一步我们还要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建设这种学习型社会,有哪些实质性的举措?
教育部副部长 王光彦:谢谢青年报这位记者提的问题。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三年来,教育部深入实施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我们提出坚持应用为王、治理为基这个总方针,按照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3C”,走向现在的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打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将中国教育的制度优势和规模优势转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刚才前面几位部长也都谈到了运用数字化推进教育公平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
当前,优质课堂时空交叠处处可见,优质课程跨越山海时时可及,资源的集成整合和大规模应用真正让广大师生受益。给大家举个例子,上周我去新疆喀什出差,到一个小学去看,这个学校充分利用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老师非常便捷地运用平台进行数学课的备课和授课。校长也介绍了学校里的每个老师都可以熟练运用平台开展研修、学习和班级讨论等,让我深切感受到数字化战略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扩大了优质资源的受益面,这对于提升薄弱学校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三年来的不断迭代升级,中国教育数字化对世界教育的贡献力也明显增强。这不仅是我们教育发展的新赛道、新动能和新优势,同时在国际范围内,我们的数字教育变革处在了领先位置。举一组数据,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中国排名从第24位跃升到第9位,这个成绩非常显著。刚才怀部长已经讲了,国家平台访问量超过了500亿,用户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信息化的最高奖——哈马德国王奖。
站在教育强国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谋划、创新政策供给,充分释放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强大动能,探索运用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接下来将在五方面推进工作。
在深化机制改革方面,制订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指导意见,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发展规律,确保国家平台和地方平台协同的有效衔接和运行,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资源供给和应用激励机制,建立规范共享、有效赋能的大数据开发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所以,建机制要放在首位。
在平台资源建设方面,坚持应用为王,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平台的全域应用试点,大力推动集成互通,完善资源供给格局,不断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个性化需求。
在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打造服务终身学习公共教育服务平台,按照全国教育大会的部署,构建起以资历框架为基础、以学分银行为平台、以学习成果认证为重点的终身学习制度,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发展。
在人工智能方面,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这把“金钥匙”的作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持的教育评价和科学决策制度,增强师生数字素养,助力教育变革。
最后,要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积极推动数字教育国际交流,持续办好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加快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建设,推动数字教育中国方案走向世界。
问答十
凤凰卫视记者:我们比较关心教育对外开放。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下一步,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教育部副部长 吴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高,有3个很让人感到鼓舞的指标。一是中国教育的朋友圈大了,与世界各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交流。有85个国家把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学习者和使用者累计已超过2亿人。我们在国际上合作建成了30余个“鲁班工坊”,大受欢迎。二是中国教育的吸引力强了。195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来华求学。其中,学历生比例提高到60%以上。三是中国教育的贡献度高了。我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很多国际组织合作,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STEM教育研究所将要落户中国上海,这是教科文组织在欧美之外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还有,刚刚召开的中非峰会上,席大大主席宣布未来将在非洲建设10个“鲁班工坊”,中方与非洲国家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了教育和遗产保护对话会,为携手推进教育2030的国际目标做出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两篇大文章。第一篇大文章,坚定不移“引进来”。一是在学校层面,有效利用国际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把最优秀的国外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引进来,跟它们一起合作,进行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二是在留学生层面,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和能力建设,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学习、来华交流,提升世界重要优秀人才培养和聚集能力。三是在青年交流方面,未来3年我们要开设800个国际暑期学校重点项目,未来5年还要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未来3年邀请1万名法国青少年来华交流、欧洲来华交流青少年人数翻番。让中国青年和全世界青年能够深入互动,进一步夯实民心相通基础。
第二篇大文章,从容不迫地“走出去”。进一步提高中国教育的世界感召力、影响力和塑造力。一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推进高等教育出海,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留学工作方针,鼓励学生能够到国外留学。不断完善国家留学人员综合平台,特别是推动在国际上我们具有比较优势的工程教育、医学教育等在海外办学,让相关学科专业标准“走出国门”。二是在职业教育方面,推动职教出海。举办好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展。我们要设立首个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奖,建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支持中国职业院校有序开展海外办学。三是在数字教育出海方面,推进中国数字教育稳健出海,办好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发展壮大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发布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和示范案例等,把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推向世界,让中国的优质慕课资源走出国门,让中国的数字教育稳稳地在世界教育下一轮发展中占领制高点,拥有话语权。
最后,我国高校已经牵头发起两个国际大科学计划,“深时数字地球”计划有10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参加,“海洋负排放”计划有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合作,这两个大科学计划都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将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我们将满怀信心地把教育对外开放越做越大 、越做越好。
我再补充几句。今天与各位媒体朋友进行交流,非常难得。全国教育大会发出了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动员令,这是我们未来11年的宏大目标和努力方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带来历史机遇。但我们也深知,教育强国建设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它既有系统性的跃升,更有质的变化,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和研究。有两点是不容置疑的,一是坚定不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二是坚定不移对外开放,推进中国教育与世界各国合作。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是中国对外开放、打开大门、不断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们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在教育合作发展、创新能力建设、文化交流方面作出我们的努力。也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期望大家更多地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为教育发展出谋划策,提出批评和建议。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