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3月13日,我院创办人王广亚先生回乡祭祖,多家媒体受邀前往巩义海上桥村,见证创办人的故乡行。其中,大河报刊登了《95岁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来豫祭祖,寄语乡邻——“失败了反省自己,成功了感恩他人”》一文,受到多家网媒关注,纷纷转载;《豫记》发表名为《巩义市长三鞠躬从上海抢回一所大学》的文章,引起了强烈反响,去年11月,豫记发表了《巩义古村办出郑州俩大学》的文章,高度赞扬我院创办人王广亚博士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事迹。现转载原文如下:
他头戴长沿帽,穿牛仔裤,拄一根红拐杖,步履优雅,走到观众席前排。当时台上演的是豫剧《程婴救孤》,底下坐着认真听戏的几百号村民,这时都将目光投向走来的老者,并报以欢呼和掌声。这位老人叫王广亚,他在新郑投入巨额资金创办升达学院,不收取丝毫回报;巩义市长曾给他三鞠躬,求他在家乡办学。老人今年95岁,从台湾飞来,上午带领族人祭拜过祖坟,之后来到海上桥村的文化广场,跟乡亲们一起看戏。
海上桥村坐北朝南,东西北三面环山。传说村前的河谷曾有一泉眼,水花翻滚,流向东海,人称“海眼”;泉水汇成清流,村民搭桥而过,因此村庄得名“海上桥”。王氏族人的祖先清乾隆年间,便在海上桥村建屋修寨,又经后人百余年的不断修缮,至今留存规模宏大的清代建筑群。王氏耕读传家,家风淳朴谨严,《王氏族谱》不仅记录族人的名字辈分,还有先人留下的《戒弟子十则》。海上桥村以王姓为主,自清以降,出过不少名人,例如名医王正传、武魁王占元,然而成就最大、声名最著者要算王广亚老先生。1949年,王广亚只身来到台湾,筚路蓝缕,白手起家,创办了育达职业学校,后成为全球最大的职业学校。年逾古稀,他来到河南,造福故土,创办了两所大学。前前后后,他在世界各地创办了十余所大中小学校,培育人才30余万,成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家。
王广亚为河南所做的贡献很多。上世纪80年代,他便通过女儿和侄子捐资十多万元,给海上桥村建了一座二层楼小学。1990年,捐资13万元给巩义二中修建钟塔。90年代,出资40万元在海上桥村修建三条十多公里的水泥路,以及一条长300米的流水洞,村民称这条路为思源路,称这个洞为思源洞。1993年,捐资希望工程——巩义寇家湾小学。1996年到2010年,在新郑龙湖中学设立奖学金,每年一万元奖励优秀学生。1996年,出资100余万在郑州城东兴建“升达艺术馆”。2009年,出资南阳西峡县二中兴建“感恩亭”。2010年,出资百万,为海上桥村修建了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和王家祠堂……
他建的文化广场正举行庙会,远近村民不仅有豫剧可看,还可以享用村里准备的免费午餐。王广亚老人微微昂着头,看豫剧表演,听久违的乡音,那些遥远的故乡记忆或许涌上了心头……
1922年农历6月30日,王广亚在海上桥村出生。父亲王家升是单传,之前育有三女,看到儿子出生喜出望外,起初给他起名叫王万林,大概是寄予人丁兴旺之意。五年后,王广亚的弟弟王万兴出生。
王家升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民,冬天粗布衣,夏天打赤膊,多年辛勤操劳,拥有田产二百余亩。他认字不多,希望儿子读书成才光宗耀祖。王家升捐地捐钱,建立了一所村塾小学,被乡亲公推为校董。他还给两个儿子聘请了私塾先生,在家里教他们《三字经》、《百家姓》等书,后来把他们送到村塾小学,不久又转送到县中心小学。
巩义民间风俗,给孩子穿红衣服,穿到12岁,俗称“十二红”,可以驱邪避难,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王广亚从出生就穿红衣服,一直到12岁,才换上别的服装,至此算是长大成人了。13岁那年,他离家远行,到开封求学,学业并不理想,他又只身一人前往洛阳,先后辗转十余所中学读书。
在外求学三年,17岁那年,王广亚回家成亲,妻子是巩县(巩义原称巩县,1991年,撤销巩县,设立巩义市)新中村大户张家的女儿张坤俊。婚后不久,王广亚外出闯荡,正值抗日战争,兵荒马乱,他四处奔波,最后来到重庆。经老乡刘延涛引荐,他谋得工作,当审计处职员。抗战结束,转入监察院审计部工作,并随政府机关迁到南京。1947年,国共内战的烽火烧到南京,城内物资紧缺,王家生活难以为继,他叫弟弟护送妻子和两个女儿回海上桥村避难。不想南京一别,竟是37年。后来他随南京政府迁到台湾,到1982年,才把妻子接到香港,1984年,把大女儿接到台湾。另外一个小儿女在从南京到海上桥的途中,感染风寒,不幸夭折。
初到台湾,远离家人,王广亚一度苦闷彷徨。最终他接受了无法回乡与亲人团聚的冷酷现实,并立志创出一番事业。台湾社会凋敝,未来发展急缺商业人才,他决定在台北开办夜间授课的会计培训班。校名为“育达”,取自《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育才达人之意。
王广亚无力购置房屋,便租用教室,自己骑着自行车,带糨糊刷子,大街小巷贴招生广告。育达学校成功举办了两期补习班,初见成效,但没有固定校舍,始终让王广亚深感忧虑。1952年,他购买八千平米荒地,带领工人,亲自动手,建造了一排整齐的泥墙瓦舍。那期间,他白天在审计部上班,晚上到学校处理事务,常啃馒头喝白开水当饭吃。他给学校买了一辆三轮车,用于接送老师,自己从来不坐,来来去去都只骑那辆破旧的自行车。
1953年,会计补习学校改制为育达商业职业学校,夜间班改为全日上课,成立学校董事会,于右任任名誉董事长,王广亚任校长。经过几十年苦心经营,到90年代,台北育达和桃园育达在校生达两万多人,教职工九百多人,成为世界上在校学生最多的中等职业学校。
在台湾,王广亚被誉为教育界的经营之神,与商界王永庆、军界王升、报业界王惕吾并称为台湾的四大天王。
1990年,离别家乡43年的王广亚回到了海上桥村,最大心愿便是造福桑梓。1993年春节刚过,大年初五,他飞到郑州,第二天又去拜会省委书记,商议回家乡办学计划。王广亚给即将兴办的大学取名“升达”,有延续台北育达之意,也有对父亲王家升的纪念。
升达学院最后选址于新郑龙湖镇,建设工程1993年10月动工,第二年9月,首届新生入学报到。王广亚给升达学院制定了八字校训:“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确定十二字升达精神:“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
如今的升达学院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0多万册,教学楼10余栋,普通教室400余间,建校以来毕业生4万余名。
升达学院没有花国家一分钱,完全靠自力更生,在一片荒地上建成了高楼林立的高等学府。王广亚为升达投入巨额资金,却不收取丝毫回报,所有收入节余全部用于学院发展和员工福利。建校之初,他就公开说,回乡办学,绝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如果将来有了收益,也不会往台北拿回一分钱。
升达学院创办十年后,若不是巩义政府的强力挽留,恐怕王广亚就把下一所大学办到上海,而不是巩义了。2003年年初,他已经去上海考察两次,筹备办学。当年巩义市长乔建宏对于王广亚说,家乡渴望有一所高等学府,希望你来创办。王广亚回答说,办好升达学院就是对家乡的回报。乔建宏说,升达学院建在新郑市,您的家乡是巩义,如果能在巩义办一所大学,那才是对家乡的最直接回报。席间,乔建宏起身给王广亚三鞠躬,一鞠躬代表79万乡亲的热情邀请,二鞠躬祝健康长寿,三鞠躬祝早日建成大学。
80岁的王广亚冒着酷暑在巩义考察,选定成功学院校址。2004年,他把在美国的别墅卖了几千万,加上亲戚朋友慷慨解囊,凑够首批启动资金。之后他不顾高龄,奔波于台湾、郑州、巩义三地,推动学校施工。
作为县级市的巩义,拜这位老乡所赐,拥有了一所高校。今天的成功学院,在校生1.2万人,教职员工1061人,其中外籍教师21人,图书馆馆藏适用图书120万册。(注:截止2014年年底,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在校生1.5万余人。)
从父亲王家升在海上桥村建立村塾小学,再到王广亚创办十余所学校,我们看到父子二人在精神和志向上的传承。也许对王广亚而言,这种传承便是对父亲最好的纪念。王家的祖宅,虽历经百年风雨,依然结构完整,挺立于山间,见证了王家人的艰苦创业,见证了王广亚的童年以及海上桥村的人事变幻。海上桥村有意将这所宅院从现主人手中收回,归还王广亚,并在此创立广亚书院。(文/谷乐)